英澳礦業公司必和必拓表示,在中國鋼鐵生產放緩和冠狀病毒新病例出現的情況下,鐵礦石價格超常的鼎盛時期可能即將結束。
周二,這家礦商公布了強勁的年度收益。
同時,鐵礦石價格在5月份創下每噸230美元的歷史新高后,下滑至每噸160美元附近。
“中期來看,中國對鐵礦石的需求預計會比現在低,因為粗鋼產量趨于平穩,廢鋼比上升。”該礦商在其對大宗商品的展望中說。
鐵礦石貿易是中澳關系中為數不多的未受貿易沖突影響的商品之一。澳大利亞礦商必和必拓、力拓和FMG集團是向中國出口鐵礦石的最大企業。
鐵礦石價格的下跌是因為一系列因素——包括中國鋼鐵產量受到抑制、最近冠狀病毒爆發的影響以及中國政府大力推動減少碳排放。
澳大利亞礦商將感受到利潤減少的沖擊,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跡象表明與中國的貿易存在較高的風險。只要價格保持在每噸約30至50美元的盈虧平衡點以上,礦商就能獲得利潤。
中國在一個月前表示,將減少2021年的鋼鐵產量,加緊了對鋼鐵生產的限制。
鐵礦石及原材料的高成本引起了人們對工廠出廠價格通脹和產出放緩的擔憂,促使中國采取了這一行動。
據分析人士稱,在7月的第三周,當局通知安徽、甘肅、福建、江蘇、江西、山東和云南的鋼鐵生產商,將今年的產量限制在去年的水平上。
在隨后的幾周里,中國財政部表示將取消23種鋼鐵產品的出口退稅,抑制出口。
8月初,唐山的鋼廠被告知暫停部分燒結機的運行以對抗污染。
標普全球普氏在8月初預測,中國的建筑鋼材需求在下半年可能會下降,這是六年來的首次。
這也反映出中國收緊包括房地產在內的多個行業的效果,以遏制被高額債務和房地產投機所困擾的行業的風險。
知名網站表示,“來自鋼鐵制造商的購買需求一直不溫不火,現貨進口鐵礦石價格進一步下滑。”
此外,正如必和必拓指出的那樣,中國已表示正在努力轉向對環境危害較小的鋼鐵生產方式,包括使用電弧爐和廢鋼,這將有助于減少其對鐵礦石的嚴重依賴,并實現其碳減排目標。
根據路透社上月底的分析,由于澳大利亞、巴西和南非的供應量在今年下半年可能上升,就在中國維持對鋼鐵生產限制的時候,鐵礦石價格將面臨更大的下行壓力。
現在訂閱邊際實驗室,與最值得信賴的商業信息保持同步。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與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