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3日,廣西柳州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召開“十四五”發展規劃發布會暨碳達峰碳中和推進會。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黨委書記、總工程師,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李新創,趙峰院長助理及低碳發展研究中心、經濟處、事業發展處專業人員參加會議。
會上,李新創書記傾力作專題講座《鋼鐵工業低碳發展路徑及柳鋼集團低碳轉型建議》。
柳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潘世慶,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甘貴平及全體高層領導、外部董事、中層干部和技術專家現場聆聽了李新創書記的精彩報告。
一、我國鋼鐵行業發展現狀與面臨形勢
從發展特征來看,我國鋼鐵工業是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支撐,是典型的技術密集型產業,讓世界更加美好,現已成為我國最具全球競爭力的產業之一,并將長期引領世界鋼鐵工業發展。
從發展階段來看,我國鋼鐵工業已處在數量時期的減量階段、高質量時期的重組階段和中間過渡的強化環保階段三期疊加,正在向高質量時期的低碳階段演進;將以低碳重塑發展新格局,形成新的供需平衡、推動新的技術進步、打造新的產業格局、建成安全的供應鏈、構建繁榮的生態圈。
從運行現狀來看,我國鋼鐵工業粗鋼產量增幅正在收窄,鋼材消費保持增長,鋼材貿易呈現新變化,鐵礦石價格沖高后繼續回落,企業利潤水平持續好轉,鋼材價格維持較高水平。
從發展環境來看,國家行業相關指導意見、產業政策、鋼材貿易政策等均進行了相應調整,粗鋼產能、產量調控保持高壓態勢,對我國鋼鐵工業未來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全行業將面臨碳排放強度的“相對約束”、碳排放總量的“絕對約束”以及嚴峻的“碳經濟”挑戰。而且,超低排放改造仍是我國鋼鐵行業“十四五”重點工作,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
從市場環境來看,基于對經濟發展、投資拉動、下游主要用鋼行業趨勢等影響因素的綜合判斷,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引領下,我國鋼材中長期需求量將呈緩慢下降態勢。
二、“雙碳”目標下鋼鐵行業機遇與挑戰
從國內外鋼鐵行業低碳發展探索實踐中能夠得到重要啟示:誰先實現低碳轉型,誰就能在未來競爭中占據主動。國家層面高度重視“雙碳”目標任務的推進落實,多次召開會議強調重申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各部委相繼出臺有關政策,推出貫徹落實舉措。作為我國落實碳減排的重點領域,鋼鐵行業機遇和挑戰并存。
從機遇來看,低碳發展將助推我國鋼鐵行業構建更高水平供需動態平衡、優化工藝流程結構、推動技術革命、促進智能化升級、加快推動多產業協同、協同促進環保治理、深化產品全生命周期理念,并將助力行業低碳標準化工作開展。
從挑戰來看,我國鋼鐵行業低碳轉型時間緊、任務重,須在較短時間內實現達峰及降碳工作;大多企業處于低碳發展初級階段,技術、人才等基礎能力薄弱;不同企業發展水平參差不齊,低碳發展水平不同,降碳空間也不同;短流程占比差距較大,電爐鋼成本競爭力總體偏弱,工藝流程結構優化仍面臨障礙;而且綠色設計產品覆蓋不足。
三、我國鋼鐵行業低碳發展路徑探討
對應國家“雙碳”工作節點,我國鋼鐵行業低碳轉型須經歷碳排放達峰、穩步下降、較大幅度下降、深度脫碳四個階段,現階段已初步編制形成碳達峰及降碳行動方案。
聚焦重點領域和重點任務,我國鋼鐵行業碳達峰及降碳重點考慮推動綠色布局、節能及提升能效、優化用能及流程結構、構建循環經濟產業鏈、應用突破性低碳技術、做好制度建設和政策體系支撐六個路徑。全行業將強化以低碳為統領,以提高碳生產率為核心,實現節約能源,提高經濟效益,加強環境協同治理,構建形成鋼鐵生態產業鏈(C+4E目標體系框架)。
四、對柳鋼集團低碳轉型的建議
低碳轉型是鋼鐵企業生存發展、高質量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勢不可擋,并具有緊迫性。鋼鐵企業應未雨綢繆,彰顯責任擔當,積極探索實踐低碳運營,以減存量、控增量、挖潛力為核心思想,抓緊制定實施碳達峰及降碳行動方案。
建議柳鋼集團緊密圍繞自身低碳轉型目標,以集團“十四五”發展規劃為基礎,加快推進頂層設計,盡快開展各基地碳達峰及降碳發展規劃編制工作,這樣才能在國家、行業、地方等層面爭取未來低碳發展的主動權。
從低碳轉型具體路徑來看,建議柳鋼集團著力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強化能源結構優化;二是協同減污降碳;三是積極參與碳交易;四是發展綠色低碳產品。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與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