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企業反映的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問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近日在廣西考察時表示,國家會繼續多措并舉,更加注重用市場化辦法穩定價格,強調宏觀政策要圍繞市場主體需求精準實施,穩定合理預期,保持經濟平穩運行。
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長、產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更加注重用市場化辦法穩定價格,意味著我國將通過建立更加強大的市場機制調節影響價格的要素和資源,促進各商品和服務價格、供求關系和競爭狀態等既互相聯系,又互相制約,既各自獨立發揮功能,又共同聯合放大效能,進而建立一個要素有機聯合、程序有序推進、效果有度釋放的價格調節機制。
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局聯合派出督導組,赴相關重點省份和企業、港口開展能源保供穩價工作督導。
督導工作以現場督導為主,重點督導有關省區、企業煤炭增產增供政策落實情況,核增和釋放先進產能情況,有關項目建設投產手續辦理情況,發電供熱用煤中長期合同全覆蓋落實情況,中長期合同履約情況,煤炭生產、運輸、交易、銷售環節價格政策執行情況,燃煤發電“基準價+上下浮動”市場化價格機制落實情況。
同時,通過拋儲保供穩價措施初見成效。截至目前,三批累計投放銅鋁鋅42萬噸。此外,還提高部分鋼鐵產品出口關稅、督促重點煤炭企業增產增供,加強大宗商品進出口和儲備調節。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據對全國流通領域9大類50種重要生產資料市場價格的監測顯示,2021年9月上旬與8月下旬相比,螺紋鋼、焦煤、液化天然氣等34種產品價格上漲,11種下降,5種持平。
中國財政學會績效管理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一段時間政府連續出手,通過市場拋售部分大宗商品平抑價格劇烈波動,運用政府監管手段嚴厲打擊市場壟斷和囤積居奇,運用價格引導手段鼓勵重點企業加大市場部分大宗商品供應。這有利于維護市場總體平穩,保護市場主體利益,引導調節市場合理分配,讓大宗商品價格在市場公平競爭環境下做到趨向合理。
“利用市場化手段輔之以宏觀政策是我國長期以來在價格調控方面行之有效的舉措和經驗。比如在物價持續上漲時通過投放儲備物資改善商品供求關系,進而促進商品價格均衡;物價持續下跌時,通過大量收購商品,增加需求,進而實現供求平衡,讓物價回歸理性。”宋向清表示,宏觀政策是保供穩價的輔助手段,但在特定時期,宏觀政策在調節商品生產與消費方向和規模、供求結構變化等方面可以更快地發揮出作用。
宋向清預計,未來一段時間,政府將圍繞市場主體需求在稅收、信貸、進出口政策和儲備體系等領域精準施策,以促進企業調整市場布局、營銷策、商品結構以及企業對市場的適應力。同時,宏觀政策還將繼續為企業科研創新創造優渥條件,為打破地區和部門分割,促進商品和生產要素流通創造更好條件,以增強經濟活力和發展動能,進一步完善市場體系、市場規則和價格體系,消除各種壟斷行為,確保物價,尤其是大宗商品價格,始終處于相對穩定的區間。
張依群表示,我國運用市場化調節經濟的手段更加完備,政府對大宗商品、生活必需品、關鍵物資儲備等價格的市場化調節能力會進一步增強。同時,在合理準確把握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基礎上,按照符合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進行有效配置,充分提高資源的掌控力和利用率。此外,圍繞低碳綠色發展和節能減排目標,有針對性地推進關鍵技術研發應用,鼓勵企業加強技術研發投入系列稅費政策落地,在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逆境中尋求新的發展生機。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與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