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以來,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行。步入12月,雖有新冠變異毒株等消息的短期影響,但商品市場總體仍震蕩偏弱。
多數業內人士認為,大宗商品市場已進入“膠著”狀態。短期來看,國內穩增長舉措將不同程度地提振商品需求。從中長期來看,大宗商品價格將在合理區間內運行,難有較大的波動。
南華期貨咨詢服務部副經理顧雙飛對記者表示,中國人民銀行12月6日宣布全面降準0.5個百分點,預計釋放1.2萬億元長期資金,部分用于置換到期MLF,另一部分用于金融機構補充長期資金。因此本輪降準所釋放的流動性傳導至下游終端商品需求上,仍需要時間驗證。
“市場在關注本輪降準的同時,更關注近期釋放的穩增長信號。因此,黑色、建材等商品需求的極度悲觀預期得到了大幅修正,下游采購情緒有所回暖,使上游開始主動補庫。”顧雙飛表示,“但暫時還不能對這樣的預期修正抱太多期待,需求端邊際改善并不構成價格持續上漲的基礎。需求增加的幅度、持續性及供給側對應的邊際增量,都會對商品價格走勢產生影響。”
專業人士對記者表示,短期來看,降準對大宗商品市場的影響并不大,且政策傳導存在時滯,對市場情緒可能略有提振。長期來看,降準釋放了穩增長的強烈信號,對房地產投資、基建投資和制造業投資等均有積極意義,對各類商品都有一定的積極影響。
當前,美聯儲加速撤回寬松貨幣政策的信號越來越明晰,美聯儲政策轉向收緊將會制約其他央行的寬松空間。多名業內人士認為,從中長期來看,海外通脹大概率會進入下行通道,大宗商品價格存在回落的可能。
“短期來看,除非奧密克戎毒株的影響力達到或者超過德爾塔毒株,否則美聯儲仍將視遏制物價上漲為重點,不太可能停下收緊貨幣政策的腳步。”賀利氏貴金屬中國區總經理胡敏分析稱,“截至11月末,全球黃金ETF持倉下降約311噸至3141.5噸。資金流出黃金ETF的情況表明,投資者在經濟復蘇大環境下不再寄希望于更寬松的政策環境。”
李爽表示,明年全球流動性會收縮,通脹大概率進入下行通道。當流動性處于較高水平時,流動性收縮對商品價格的負面沖擊可能要大于流動性處于擴張區間時對商品價格的正面影響。簡而言之,全球性流動性收縮對大宗商品價格的抑制作用較大,即使存在較強需求支撐,價格可能會出現一定回落。“從國內來看,明年穩增長的經濟政策會陸續出臺,能提振商品需求。同時,國內商品價格會受到能耗雙控、供給約束等產業政策的影響。”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與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