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通脹主題交易成為大宗商品市場的關鍵詞,國際原油、有色金屬、農產品期貨獲得資金青睞,相關商品ETF資金流入明顯,但“避險明星”黃金卻高位震蕩。
分析人士預測,2022年二季度之后,伴隨供需矛盾緩和,全球通脹水平將會逐漸回落,2022年整體通脹壓力或弱于2021年,大宗商品市場更多將是結構性機會,看好制造業表現和黃金市場的投資機會。
大宗商品價格上漲
隨著原油、銅、大豆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2021年1-11月國際資金在上述品種中不斷押注。有消息稱,期間相關商品ETF流入資金達24億美元。
“美國通脹水平處于長周期趨勢中,且對歐洲、亞洲產生了引領作用。展望2022年,經濟復蘇仍是主題,通脹將是左右美聯儲政策方向的重要變量。”美爾雅期貨首席經濟學家原濤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長期觀察,原油、有色金屬、農產品對通脹的避險效應有助于提升資本對其配置需求。
數據顯示,截至12月21日記者發稿時,2021年以來美國原油期貨主力合約累計漲幅約43.56%;同期,LME銅期貨主力合約漲23.04%,國際黃金期貨主力合約則下跌了5.81%。
“今年的大宗商品牛市是流動性、基本面和市場情緒共振的結果。”中信期貨研究部資產配置組研究員姜婧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2021年國內外市場先后經歷高景氣度經濟復蘇,期間疫情擾動了供應鏈的穩定供應,下半年氣候問題又引發能源擔憂。此外,前三季度海外市場保持著持續寬松的流動性。
黃金“遇冷”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避險資產,黃金在2021年并沒有吸引投資者大量的關注,最大的黃金ETF今年以來資金流出量超100億美元。
對此,原濤分析,從長周期通脹傳導情況來看,黃金在通脹期間的尾端爆發性較強。“在通脹風險發生過程中,原油、有色金屬、農產品等資產相對于黃金的配置性價比更高,導致資金一般會優先布局原油等大宗商品,并撤出黃金市場。但這并不代表資金不認可黃金的抗通脹價值,隨著通脹的持續,資金通常會在后期對黃金進行配置。”原濤說。
美元也是限制金價的重要因素。“今年美債名義利率震蕩上行,實際利率維持低位。但同時,美國經濟復蘇,美聯儲政策收緊預期令美元低位反彈,限制了金價上升空間。”姜婧說。
從盤面上看,黃金價格自2015年8月到2020年8月一直處于牛市之中,隨后進入高位震蕩。“高估值是投資的天敵,好標的也必須要有好價值才值得投資。”格林大華期貨資管部趙曉霞分析,黃金價格2021年之所以表現較弱,主要因為價格處于高位。
關注結構性機會
通脹主題交易還將在大宗商品市場上持續多久?如何布局相關機會?
趙曉霞表示,展望2022年,全球流動性收緊幾成定局,要警惕流動性收緊對大宗商品的利空影響。由于流動性對工業品的影響比農產品要大,因此未來可以結合基本面,關注一些做空工業品、做多農產品的套利機會。
從時間軸角度考慮,原濤分析,結合避險及產業鏈上下游傳導情況來看,抗通脹布局一般由上游向中下游按照時間線展開。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屬于上游原材料市場的抗通脹布局時機。2022年,可以布局中游制造業端的機會,隨著上游原材料價格維持穩定以及下游需求的逐漸恢復,有望增厚中間環節的加工利潤。
“預計2022年上半年美國通脹水平或會維持高位,二季度之后伴隨市場供需矛盾的緩和,通脹將會逐漸回落,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在通脹節奏上或會產生分化。但整體來看,2022年的通脹壓力將會弱于2021年,大宗商品市場上更多將是結構性機會。”姜婧說。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與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