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2021年是大宗商品表現出急劇波動和不均衡的一年,那么2022年也許將成為一場清洗和反復。
從冠狀病毒大流行中復蘇的不確定性仍然是主要主題。
從表面上看,2021年的大宗商品表現強勁,優于其他資產類別,標普的高盛商品指數今年上漲 35%,十年來首次跑贏美國股票指數標普500股票指數,而且是在美股大牛市的情況下,今年的商品還要更勝一籌。
但這一總體數字并沒有反映出主要商品在今年的波動有多大,其中一些商品創下歷史新高此后又經歷了暴跌,而另一些商品則在需求和供應相互抵消的情況下經歷了大幅波動。
關鍵因素之一:中國
中國是主導大宗商品行情的主要因素之一。
鑒于中國是原油、鐵礦石、煤炭、銅以及液化天然氣等大宗商品的最大進口國,所以中國的經濟基本面對全球大宗商品的需求影響巨大。
最明顯的例子是鐵礦石,這是中國房地產和建筑業的風向標。2021年上半年,中國的鋼廠生產了創紀錄數量的鋼材,巨大的進口需求推動現貨鐵礦石在5 月份飆升至每噸 235.55 美元的歷史新高。
同樣,來自中國的需求也提振了銅價,5月份倫敦銅合約價格升至創紀錄的每噸10747美元。
但是,雖然這些原材料價格在中國需求的推動下大幅上漲,但隨著中國開始調控鋼鐵產能——執行了2021年產量不超過2020年的官方目標——鐵礦石價格開始暴跌,而且根據大宗商品價格報告機構阿古斯(Argus)的數據,鐵礦石的現貨價格在11月之前跌至每噸87美元。
隨后,在中國開始支撐房地產市場,以及擴張地方債的影響下,鐵礦石在上周一反彈至122.70美元,但今年年底可能會低于2020年最后一天159.90美元的收盤價。
很明顯,最近的經濟復蘇是基于一種市場觀點:最終決定2022年的大宗商品價格的因素是,中國將再次開啟經濟刺激的龍頭,以提振疲弱的經濟復蘇。
如果是這種情況,那么鐵礦石和金屬以及用于煉鋼的焦煤將成為主要受益者。
最近,能源大宗商品確實表現強勁,澳大利亞基準紐卡斯爾動力煤在 10 月中旬創下每噸 252.72 美元的歷史新高。
關鍵因素之二:疫情
對大宗商品來說,第二個關鍵的影響因素就是疫情。
Omicron的傳播對經濟復蘇意味著一些重大的不確定性,這是一種比德爾塔更具傳播性的病毒變種,目前在全球很多地區已經變成了一種主流。Omicron如果導致疫情爆發的浪潮,導致疫苗的作用降低,那么全球很多地區可能不得不面臨再次的封鎖。這對于需求是重大的打擊。
此外中國仍在執行嚴格的防疫措施,這種防疫措施降低了經濟的活力,也抑制了需求,目前在中國境內傳播的Omicron還比較少,但是德爾塔已經在2021年連續在中國境內造成局部的經濟壓力。
而在2022年,中國必然比2021年更加對國際開放,因為中國要舉辦全球性的體育賽事,這樣一來在國際上不斷蔓延的Omicron將會對中國造成極大的威脅。所以中國在貨幣政策上的寬松,很可能會被嚴峻的疫情形勢導致局部封鎖對沖,甚至在整體上降低中國的需求。
最后
決定2022年大宗商品價格走勢的兩個主要因素,分別是中國和疫情。目前一種比較有傾向的推測,使中國對房地產價格的支撐是有限的,因為受制于工業品價格成本的通膨,第二就是新型變種Omicron很可能在2022年考驗中國,而中國也極不可能在2022年就改變嚴厲的防疫政策。
所以明年的大宗商品基本面非常不均衡,預期市場也將發生劇烈的波動。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與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