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28日發布《2021年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明確將深入貫徹落實《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智能網聯汽車)》等要求,進一步聚焦重點領域、注重協同創新、強化應用牽引,持續健全完善汽車標準體系,為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工作要點指出,將從加快“十四五”標準體系建設、完善汽車標準化工作路線圖、研究建立汽車行業智能制造標準體系三個方面,強化規劃引領,注重頂層設計;將從汽車節能、傳統整車和汽車安全三大領域,持續完善傳統汽車與基礎領域標準。
其中提出,為聚焦重點領域、優化標準供給,將加快戰略性新興領域汽車標準研制。
1.新能源汽車領域。強化電動汽車安全保障,開展電動汽車整車、動力電池及換電等安全標準實施效果評估,推動傳導充電安全要求、碰撞后安全要求等標準發布實施。注重電動汽車整車綜合性能提升,加快電動汽車動力性、遠程服務與管理、純電動乘用車技術條件等標準制修訂。聚焦燃料電池電動汽車使用環節,推動燃料電池電動汽車能耗及續駛里程、低溫冷啟動、動力性能、車載氫系統、加氫槍等標準制修訂。加快關鍵部件創新突破,開展動力蓄電池、超級電容器、驅動電機系統、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IGBT)模塊等標準制修訂。支撐換電模式創新發展,推動換電車輛車載換電系統互換性、換電通用平臺、換電電池包及其附件、電池包與車輛和換電站通信等標準預研。支撐電動汽車綠色發展,開展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通用要求、可梯次利用設計指南等標準預研,完成動力電池回收服務網點標準制定。
2.智能網聯汽車領域。適應新技術發展趨勢,加快推進整車信息安全、軟件升級、自動駕駛數據記錄系統等強制性國家標準的立項和制定工作;強化基礎性標準支撐,完成智能網聯汽車術語定義推薦性國家標準征求意見,啟動并持續推進信息安全工程、操作系統等基礎類標準制定工作;緊跟行業技術應用情況,完成駕駛員注意力監測、車門開啟提醒等輔助駕駛系統的審查和報批工作,推動組合駕駛輔助、自動泊車等重點功能標準制定工作;圍繞智能網聯汽車多場景應用,加快自動駕駛應用功能要求和場地、道路試驗方法等標準的制定出臺,研究港口、配送等特定應用需求相關標準;針對自動駕駛功能使用差異性,開展自動駕駛功能產品說明書、自動駕駛使用者培訓等方面的準化需求探索與研究。
3.汽車電子領域。重點推進車載事故緊急呼叫、車載衛星定位系統、免提通話及語音交互等標準的立項及研制工作,加快無線通信終端、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主/被動紅外探測系統等關鍵通信及感知部件標準的制修訂進程,深入開展車用芯片、車用存儲器、車用傳感器等核心半導體和元器件標準研究;統籌推進基礎通用類電磁兼容標準制修訂工作,啟動電磁兼容性要求和試驗方法、整車天線系統性能評價等標準的制修訂預研;有序推進功能安全、預期功能安全、功能安全審核評估方法、ASIL等級確定方法等基礎支撐類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加快車載以太網標準體系建設及標準項目研究工作;開展電驅動系統車規環境評價、48V供電系統電氣要求等國際標準轉化工作。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與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