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運行的復興號列車行駛在雅魯藏布江畔。6月25日10時30分,一輛復興號高原內電雙源動車組緩緩駛出拉薩火車站,向林芝市進發。這標志著全長435公里、設計時速160公里的拉林鐵路建成通車,西藏首條電氣化鐵路建成,同時復興號實現對31個省區市全覆蓋。
6月25日,伴隨全國鐵路第三季度列車運行圖的實施,復興號智能動車組將擴大至京滬、京廣、京哈、徐蘭及成渝高鐵開行。
新中國成立以來,交通運輸領域發生歷史性變化。專家表示,我國交通運輸體系已從單一化、分散化、機械化向多元化、集成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國將開啟建設交通強國新征程。
復興號智能動車組擴大開行范圍
本次復興號智能動車組擴大開行范圍,覆蓋京、津、冀、遼、吉、黑、滬、蘇、浙、皖、魯、豫、鄂、湘、粵、陜、川、渝等18個省級行政區,輻射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及成渝雙城經濟圈等地區。
國鐵集團機輛部副主任吳國棟表示,擴大開行使用的復興號智能動車組包括CR400AF和CR400BF兩個型號產品,車體外觀分別采用“瑞龍智行”和“龍鳳呈祥”方案,靈感來源于中國傳統文化的“龍鳳圖騰”以及“舞龍”“飛鳳”等意象,寓意科技創新引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高鐵領先世界造福人類,表達了對祖國繁榮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美好祝福。
中車四方股份公司主任設計師陶林介紹,這次亮相的新型“復興號”智能動車組融合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5G等新技術,在智能化、舒適性、安全性、運維便捷性等方面實現升級,服務功能再次優化。
優化后,復興號智能動車組設施更加完善。基于人體工程學對車廂座椅進行優化,讓旅客乘坐更加舒適、體驗更佳。車廂采用變頻空調,溫度調節更精準,減小車廂內溫度波動,使旅客體感更舒適。17輛超長編組列車提供基于5G技術的WiFi,隨著沿線5G網絡信號覆蓋,將為旅客提供更優質的移動網絡服務。
2019年12月,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復興號智能動車組率先在京張高鐵投用,與標準版復興號動車組相比,增加旅客服務、列車運行、安全監控等方面的智能化功能,受到廣大旅客和列車運營維護人員的歡迎。
復興號對31個省區市全覆蓋
25日,拉薩至林芝鐵路開通運營,復興號高原內電雙源動車組同步投入運營,拉薩至山南、林芝最快1小時10分、3小時29分可達。
國鐵集團牽頭組織國內機車車輛科研和裝備制造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成功研制了復興號高原內電雙源動車組,在拉林鐵路開通時同步上線運營,歷史性地實現復興號對31個省區市的全覆蓋。
拉林鐵路連接既有的拉日和青藏鐵路,還是在建的川藏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規劃的滇藏鐵路的共線地段。它的建成通車,對加強內地與西藏聯系交流、維護民族團結、鞏固邊疆穩定、助力鄉村振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國高鐵從無到有,從追趕到超越,再到完全自主創新,從東部走向西部,從“四縱四橫”到“八縱八橫”,從國內走向海外,開啟了人類交通史的新紀元。作為“中國重器”,高鐵是我國交通行業領域科技革命的代表,帶動了一批中國交通自主品牌規模擴大、速度提高、質量提升,推動了中國制造向智能化邁進。
交通運輸發展成績斐然
我國高鐵的成長歷程是我國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的縮影。百年前,我國交通運輸面貌十分落后。新中國成立初期,全國鐵路總里程僅2.2萬公里。公路里程僅8.1萬公里,沒有一條高速公路。民航航線里程1.1萬公里,只有12條航線。
經過幾代人的不斷奮斗,中國交通運輸發展成績斐然。交通基礎設施加速成網,運輸服務能力連上臺階,為國民經濟發展發揮了“先行官”作用。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初步形成,干支層次清晰,分工明確,實現各種運輸方式相互配合、各展所長、優勢互補的發展格局。
截至2020年年底,我國鐵路、公路里程分別達到14.6萬公里和519.8萬公里,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7倍和64倍。其中,高速鐵路、高速公路里程分別達到3.8萬公里、16.1萬公里,均創造了從無到有、再到里程世界第一的壯舉。民航頒證機場共241個,航線里程837.98萬公里,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735倍。郵政行業擁有各類營業網點34.9萬處,快遞服務營業網點達22.4萬處,實現鄉鄉設所、村村通郵。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規劃綱要》要求,到2035年,基本建成便捷順暢、經濟高效、綠色集約、智能先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高質量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交通基礎設施質量、智能化與綠色化水平居世界前列。
分析人士表示,我國交通運輸科技水平從以跟蹤追趕為主,進入到跟跑、并跑、領跑“三跑并行”新階段。高速鐵路、高寒鐵路、高原鐵路、重載鐵路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高原凍土、膨脹土、沙漠等特殊地質公路建設技術攻克世界級難題。離岸深水港建設關鍵技術、巨型河口航道整治技術、長河段航道系統治理技術以及大型機場工程建設技術世界領先。
展望未來,中國的交通事業正在加速向前,將繼續為國民經濟增長、區域協調發展、綜合國力提升提供有力支撐,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當好“先行者”。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與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