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由物產中大期貨主辦的“遠洋論劍——第二屆物產中大黑色產業鏈論壇”在杭州舉行。來自現貨企業和專業投資機構的30多位嘉賓通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參與了論壇的交流討論環節,論壇聚焦黑色產業鏈基本面熱點,探討在新的市場形勢下企業如何調整經營思路、做好風險管理,吸引了數千人次線上觀看。
對于今年的鋼材市場,多數與會嘉賓認為,需求總體處于“弱現實、強預期”狀態。房地產需求不足疊加疫情對下游需求的影響,短期鋼材總體需求很難獲得支撐。對于后期,部分產業人士認為近期部分房地產相關的利好政策將促進鋼材需求改善。在浙商中拓集團期現投資部總經理董宏偉看來,關鍵還要看未來保障性住房能否發力。他認為,根據“十四五”規劃,今年大概有1億平方米新建保障性租賃住房,但這或無法對沖短期房地產新開工需求的下滑。
同時,鋼材成本有較強支撐,壓縮了當前鋼廠利潤。董宏偉表示,因物流受限以及市場外強內弱,當前鋼材原料端供應總體偏緊,尤其是焦煤。多位與會嘉賓表示,疫情狀態下,部分地區例如江蘇的鋼廠已經面臨廢鋼和焦炭收購困難,原料緊缺使鋼廠開始“悶爐”,鋼材整體產量受到影響。
出口方面,參會人士反映,目前市場還存在大量鋼坯和螺紋鋼訂單,短期出口數據表現良好,但未來出口高增長或難以持續。“去年國內已經取消了出口退稅,今年的出口情況也可能被進一步限制,且東南亞部分國家財政緊張,預計今年出口量很難超過去年。”物產中大金屬產業發展部總經理施高峰表示。
此外,還有嘉賓補充說,歐洲的鋼材供應缺口近期已經開始得到彌補,后期出口利好會有所減弱。
“從全球商品市場角度看,短期美國加息促使商品市場出現階段性上漲行情,同時俄烏戰爭又會加劇市場的波動。”物產中大金屬董事、副總經理王迪波在會上表示,可能較長一段時間都看不到鋼材需求的大幅恢復。未來國際商品市場可能會進入較長的下跌周期,大宗商品目前或進入了上漲的末端。
物產永利副董事長、錢唐永利董事長李金祿也認為,目前處在大宗商品上漲行情的尾聲,建議投資者要更加注重穩健。在他看來,當前黑色系商品庫存普遍不高,供應增量不足,對大宗商品的評級仍是中性偏多,但是偏多的力度相對于前兩年有所減弱。“從基金的角度看,雖然當前仍然保留多頭敞口,但是敞口量相比之前要降低。”他表示。
從企業經營角度,物產道富聯席董事長、總經理袁文炯表示,現貨企業今年應該抓住一些確定性強的機會,不能“賭行情”。盡管此次疫情好轉后,企業可能會出現一次較大規模的補庫行為,但受房地產下行壓力影響,補庫幅度或仍偏謹慎,因此現貨企業要尤其注意及時調整策略。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與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